刘海粟《黄山云海》,62cm×75cm,油画,1954年,中国美术馆藏
黄山云海是黄山独特的自然景观,置身其中犹入蓬莱仙境,令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所形成的彩色云海,最为壮观。《黄山云海》是刘海粟六上黄山所作油画,描绘的正是这一奇景奇境。刘海粟通过强化大面积的横向云、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与云海交错之感,云气的流动与山石形成的团块相辅相成,又因山势向上而云气横流,显得整幅作品斑斓变幻,富有张力,气象浩瀚,有胸怀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
人民网记者 鲁婧
黄山之美成就了他与画家之间不解的缘分,画家爱画黄山,黄山在画家笔下成就新生。
不说年代久远的大家石涛,现代有位山水大家刘海粟先生与黄山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多次上黄山写生,还曾专门写过《黄山谈艺录》,称黄山为“天下绝秀”。日前,“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第一大篇章《欲腾云上天都》,展出了刘海粟28幅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以17幅泼墨泼彩与11幅油画展现了其艺术与思想的跃进。他将其眼中黄山、笔下黄山以及胸中黄山融为一体,呈现出正大雄浑的中国气派,有力拓展了黄山绘画的视觉空间与表现境地。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记者表示:“无论创作还是理论,个人抑或体制,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美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筚路蓝缕的历程中,他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以喷薄的才情、无畏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和丰硕的成果,把可能变为现实,将要求转为行动,使革命的思想成为思想的革命,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初创阶段的华彩乐章。如今,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依然可以洞悉华夏文化的深邃,窥见法兰西阳光的灿烂,感受生命伟力的崇高,礼赞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那一片化机中的激荡浑厚和绚丽苍茫,将引领我们再次发掘审美的心性根源,把握自由解放的关键,从而于混沌中立定精神,放出光明!”
殊为难得的是,在画展开幕式上,刘海粟子女还将刘海粟创作的油画《黄山云海》、中国画《满庭芳(泼墨黄山)》、书法《毕竟西郊八月中》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满庭芳(泼墨黄山)》,68cm×137cm,国画,1980年,中国美术馆藏
这是刘海粟先生七上黄山而以泼墨描绘黄山的代表作,题款云:“《满庭芳·七上黄山》: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山灵狂喜,迎客唤苍松。七度重来无恙,记当年积雾沉。笔补天手,旋钧转轴,旭日又当中。凭高先一笑,齐烟九点,郁郁葱葱。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无限筇边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庚申大暑,刘海粟年方八五。”其泼墨技法纯熟老辣、气势恢弘,墨分五彩,愈显云气蒸腾所引起的磅礴气势,近景以松梢为入纸处,以烘托云海的蒸腾厚重。远山以浓淡变化之墨泼出山之走势,形态各异,显示了高超的泼墨手法。在展现云海虚白之境中能得厚重之感,非宗师大匠不能为也。
刘海粟《毕竟西郊八月中》,书法,100cm×50cm,1979年,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性情旷达,乐观豪迈,他的书法在康有为、吴昌硕的碑学书风基础上,机杼独出,风格独具,更加雄肆朴茂,厚重苍茫,是碑学书风写意化的集大成者。《毕竟西郊八月中》书写内容是:“毕竟西郊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今日荷花别样红。一九七九年八月,刘海粟年方八十四。”内容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改动其中的两处,一处是“西湖六月”改为“西郊八月”,一处是“映日”改为“今日”,改动之处的文字更加贴近当时的情形。此时刘海粟老而弥坚,下笔有千钧之力,故而此幅作品能拙而生秀,墨色浓重处老辣厚重,渴笔飞白出能苍劲雄肆,全篇节奏变化自然丰富,深得中国书法写意精神。
刘海粟《黄山光明顶》,105cm×137cm,国画,1982年,香港私人藏
1982年,87岁高龄的刘海粟九上黄山,创作了《黄山光明顶》这幅对景挥毫的泼彩之作。
其泼彩以石青为主,色墨交融,墨块与色块的互融渗透与纵横交错,产生了磅礴的气势和非凡的气魄,体现了浩瀚高峨、天趣横溢的意象。刘海粟特意为此画题写了自作诗云:“黄山卓绝光明顶,叱咤千峰奴万岭。斜阳散映青山红,珊瑚粉插琉璃中。安得高烛传天都,寒烟叠叠蒙云雾。万古此山此风雨,来看老夫浑脱舞。壬戌中秋前五日,登光明顶,霞绮飞流,如天女散花,泼彩成此,颇得天趣。刘海粟,年方八七。”以气象万千、动人心魄的诗句烘托了画面中华滋拙朴、浑厚富丽视觉效果,相得益彰。
刘海粟《奇峰白云》,93.5cm×172cm,国画,1988年,香港私人藏
《奇峰白云》这幅泼彩山水画是刘海粟十上黄山的精品力作,题款云:“何年开混沌,造化夺神工。排闼青冥入,群峰相角雄。戊辰秋刘海粟十上黄山写,九十三岁。” 刘海粟以坚定有力的用笔塑造出崇山峻岭巍然屹立的雄姿,构图丰满。一块幽云从山谷中涌出,他敏感地捕捉到黄山中这种幻变奇境,发于心而应于手,以流动奔放的泼彩,使大面积的石青、白粉相互弥散,与黑沉沉的山体融为一体,形成单纯而富有变化的艺术效果。与刘海粟其他泼彩山水画不同的是,此画具有雅逸轻灵之美,是动静结合的经典之作。
刘海粟《曙光顶看始信峰》,60cm×80cm,1982年,油画,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
刘海粟的油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旨归,在创作黄山系列油画时更强调这一审美特征。他注重对黄山山光云雾奇幻变化之美的捕捉和以情融景、景随兴生的抒发,不拘泥于固定角度的西方式写生,强调写对象之生气,写主观之精神,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透彻体悟和对中国文化的无比自信,也是其个人艺术能臻化境的内在缘由。其油画《曙光顶看始信峰》能将主客观融为一体,赋予作品浓郁的民族审美精神,把山景色彩简化为群青和靛蓝两大色系,间以少许表现树木的墨绿,通过笔痕之间产生的飞白形成云雾蒸腾的效果。虚实结合,强劲厚实,意态生动,具有“乱云飞东仍从容”的豪迈之境。
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