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坚代表作《在风浪里成长》
及其创作手稿研究


在风浪里成长 176.5cm×128.5cm 1972 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风浪里成长》是李震坚的代表作,
作于1972年,
此画纵176.5厘米,
横128.5厘米,
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幅作品也是浙派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李震坚
1922—1992
浙江缙云人。194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素描、油画,后留校任教,从事意笔人物画的教学与创作,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派人物画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围绕着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在中国画坛产生的极具影响力的重要画派。李震坚是其创始人之一。
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五位画家被公认为是浙派人物画第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无论从事意笔人物画创作还是工笔人物画创作,艺术上都注重深入生活,而素描速写就成为了一种最主要的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记录生活感受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些画家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的背后,都有着素描速写的支撑。
李震坚自1950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绘画系后,留校担任创作课的教学,他的创作紧扣时代脉搏,以工农兵生活为题材的代表作品有《妈妈的新课题》《井冈山的斗争》《在风浪中成长》等。自八十年代起,他研究的创作课题主要转向水墨人体画的尝试,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李震坚创作的最大特色,是吸收西洋画素描的优点丰富中国画传统,大大加强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浙派人物画主要得力于生活中的素描和速写
李震坚 青年舵手头部描稿之一
李震坚 青年舵手头部素描稿之二
李震坚 老舵手左臂及手素描稿之一
老舵手左臂及手之二
这幅画的创作于“文革”中,1972年,李震坚到浙江温岭县(现温岭市)石塘海边体验生活和写生,归来后根据素材创作了这幅《在风浪里成长》,画面内容描绘的是新老两位渔民舵手出海航行的情景——老舵手在指导新舵手如何在风浪中驾驶船只,此画不仅艺术水准高超,而且寓意也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
李震坚 小构图及色彩小稿
李震坚 《在风浪中成长》整体素描稿
写生归来后,李震坚先生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反复推敲(尤其是造型方面),从铅笔小稿到局部特写再到整体素描稿,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稿子,尤其是老舵手的右手,五易其稿才达到他认为的满意的效果。
李震坚 新舵手上身姿态 创作手稿
李震坚 老舵手右臂及手 素描稿
李震坚 老舵手素描稿
通过这些手稿,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这虽然是一幅意笔人物画,却不是大笔一挥,而是笔写意工,笔笔有来历。
老舵手左手造型稿
(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2、3、4、5稿)
这对于当下的人物画创作、对于观众理解和欣赏中国人物画都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文章来源: 浙江美术馆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