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一半以上都和浙江有关系。比如书法大家、一代书圣王羲之,假如没有浙江就没有王羲之。如果王羲之一直在北方接受教育,写出的字可能就会比较厚重拙朴,他到了绍兴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写出的字就带着江南的灵气,浸透了江南的气韵。唐代四大书法,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两个都和我们浙江有关系,宋代四大家苏黄米蔡更不用说了,苏东坡是我们杭州市的老市长,黄庭坚又是苏轼的学生……”
1月26日下午,在西湖边宝石山腰的纯真年代书吧,书法家任平《书法的故事》新书分享会,众多书法爱好者一起参与了这场文化艺术雅集。在现场,古琴、萨克斯、尺八等中西乐器的演奏者带来了空灵悠远的古典音乐演奏,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任平老师、浙江文艺出版社柳明晔副总编、浙图读书岛发起人劳月、钱塘文化研究会创始人珞珈作为嘉宾,出席了分享会。在分享会上,任平老师分享了关于汉字和书法风雅又满含中国文化韵味的小故事。
任平,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兰亭奖”及全国书法比赛特等奖,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个人展览。作品被原国家人事部艺术人才中心评为“中国最具有收藏潜质的百位艺术家作品”之一,被中央统战部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还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他为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赵薇执导的公益纪录片《微爱之光》等多部影视作品片名的题字,还为不少文学作品题写了书名,如巴金长篇小说《家》、蒋胜男长篇小说《芈月传》等。
《书法的故事》日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中,在书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深具功力的任平老师梳理了汉字与书法的关系,讲述了许多有关书法文化的故事。谈及书法和文化的关系,他说,“我们知道书法离不开汉字,最近有好多人跟我讨论问题,说中国书法怎么几千年就没发生一个历史的中断?我就用最简单的回答说,因为我们中国使用的汉字,是所有民族都认同的,整个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有汉字作为一种艺术品在其中发挥作用。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创造,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书品即人品?这句话有缺陷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期,三月三日上巳节,我们浙江的绍兴会稽山下,曲水流觞,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祈祷一年又有丰收的好前程。人们迎着春风奔跑,在春水里洗脸,所以上巳节是一个浪漫而富有激情的文化节日。亲朋好友坐在曲水边,一片荷叶顺着溪水流下,荷叶上有一杯酒,荷叶到了每个人面前,都要毫不犹豫诵诗一首,如果不能当即诵出,就喝一杯酒,所以有些人就喝得酩酊大醉。在这样一个春和景明的气氛中,大家谈笑风生,微醺中,王羲之提起笔来信笔写下《兰亭序》这篇千古佳作,被后世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分享会现场,诸如此类优美的故事,任平老师信手拈来,拉近了普通爱好者和书法的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句空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文化的基因在流淌。”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柳明晔在现场介绍编辑此书的立意:“汉字的书写,有中国人久远的记忆在里面,每个字都富有深刻的文化积淀、传统哲思,推广中国汉字和书法,非常有意义。我们知道任老师既是学者又是书法的实践者,希望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普及中国书法,很自然地想到任老师。我们的立意不是一般意义上、浅层次来讲,而是站在‘书法之道’的方面来体悟书法之美,任老师很用心,结合他的书法实践来写,既不学术晦涩又深入浅出,通过这本书,希望让读者感知到传统文化根源之美,也希望能够引领我们这样的外行者能够入门。任平老师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和创作中,将学术和书法的创作深入结合,创作的书法作品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底,因此极具收藏价值。”
任平老师讲道,改革开放初期书法热刚刚兴起,毛笔字的普及率还不是不高。硬笔书法盛行之初,任平老师就是硬笔书法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字帖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为青少年学习和创作书法作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书法最具有魅力的是多变的线条,这个线条恰恰就像人的心电图。每个人去测心电图都不一样,从你的内心流露出来的文化情感情绪,就在那一根根线条中流露无疑。中国文化非常广博深厚,时代发展,守旧是没有前途的,创新才有生命力。书法,不仅要师承古人,也要体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全面学习、全面传承,多方面表现,否则就是比较残缺单一。要把字写好,首先你要把自己磨练成一个艺术的人,才能做艺术的事。”任平老师认为学习书法不仅需要艰苦努力,还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历史、文化、美术,甚至于戏剧、音乐、文学等等。《书法的故事》打破了专门讲书法的写法,他把书法当成一种文化来看待,涉及到跟书法相关的其他的门类,比如说书法与中国的文学、书法与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创作活动,文人从茶文化中得到修养,从诗词创作中丰富艺术涵养,这些都和书法有密切的联系。
分享会上,主持人劳月举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宋徽宗赵佶,奸臣秦桧为例,由于个人品行或能力的失职,曾使他们治下的臣
民饱受苦难。但他们在书法和绘画领域却有着极高的造诣,宋徽宗赵佶发明的“瘦金体”,秦桧首创的“宋体”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提出问题:“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书品如人品的说法有道理吗?”对此,任平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欣赏书法的观点:“这个论点本身带有非常浓厚的中国儒家色彩,即强调人的修为。但书法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我们说文学,一篇小说一篇散文,甚至绘画,都有明显的阶级阶层爱恨浸透在里面,但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如果你喜欢某幅书法作品,直接地去欣赏就够了。美和不美,就藏在书法作品本身当中,背景、作者不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品即人品这句话有缺陷的。”
想学古代哪个书法家的字,就多去看看
“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现场,任平老师举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所说的一句话,来说明书法文化的包罗万象,“书法,一个门类就能够把中国文化讲清楚,中国哲学、文学所富有的哲理、审美都在里面。我们大家都说当今是一个复兴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所以现在教育部提出来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作为青少年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书法的故事,和我们国家的尊严有关,是传统文化复兴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事情。”
钱塘文化研究会创始人珞珈女士是一位企业家,曾是任平老师的学生,匆匆赶来支持老师,和众人分享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偏爱:“任老师是一位非常有风骨的书法艺术家,他的每个字,都是有性格、有气质的,这本《书法的故事》,我也会好好去阅读,感悟。当我们在书桌前安静坐下,能够慢慢写一些字的时候,每个字都带着中国书法几千年以来留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带着它的灵魂,我们就有了境界。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相伴工作、艺术、事业,享受书法的魅力,我想这就是人生。”
分享会渐进尾声时,有读者提问,练习书法从何入手?对此,任平老师明白晓畅地给予指导:“因人而异。有人很耐心,有人很急躁,练的路子不一样。一个很直接的办法,想学古代哪个书法家的字,就多去看看,最后看了一个特别喜欢的,就去学那个。因为连你自己都不喜欢,怎么学呢?”
农历传统猪年即将到来,任平老师现场书写“五福”,并赠送亲笔书写的新春楹联送给读者,寄望大家“金猪健硕迎新岁,华夏富强颂太平”。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免费课程学习
美术名家课堂
服务项目:美术视频教学、名家约课、名家直播、美术热点等
官方网站:www.msmjkt.com
联系方式:0571-85310917
商务合作:0571-85310901
联系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文化产业大楼2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