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趣向天涯  芳名遍万家

——记陈振濂和他的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项目

Chen Zhenlian and His “Dandelion Plan”

文|俞越   图|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

一株蒲公英,如燎原的星火,随风播撒希望的种子,越飘越远,掀起一股中华文明传承的热潮。

杭州,娃哈哈小学书法教师林美凤,把一场小学生的书法艺术展办进了中国美术学院;重庆,永川红旗小学书法教学负责人谭子文,帮助学校成为重庆市的“书法特色学校”;乌鲁木齐,第一百二十小学校长张莉,协助张罗了一场覆盖新疆自治区各地州(市)的书法教师公益培训;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个软笔书法兴趣班开设者阮玉平,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喜欢上了书法……

这些书法老师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同样的事——书法教育、文化传承,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的学员。

“蒲公英计划”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教授陈振濂于2012年发起,7年来,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00余名一线在职书法教师参加培训。2014年,“蒲公英计划新疆专区专题公益培训”在乌鲁木齐启动,至今已连续开展5年,逾60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参与培训学员学费、学习用品和餐饮费用全免,部分来自边远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学员还得到了住宿和交通费的全额补贴。为了保证经费,陈振濂每年与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一起做主题拍卖,把拍卖所得投入蒲公英计划当中。

不久前,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暨岗位学雷锋活动推进会上,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大型公益培训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获得了中宣部的高度赞扬。

从“大培训”到“大科研”

字写得正确、端正,这是当下很多书法课堂上的教学目标,而这却是让陈振濂感觉心痛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有趣的课程设计慢慢让书法教育从写字思维转变为真正的书法思维。最好的书法老师不是自己写得好,而是会鉴赏、能审美,通过教育让孩子爱上书法。”

基于此,在举办了3年后,2015年,“蒲公英计划”有了一次“转型升级”意义上的提升:把原来的“大培训”模式,引向“大科研”,探讨在新时代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中,树立新的审美居先观念。

为了落实这项转型,陈振濂亲自拟定了《学员守则》和《学员承诺书》,在具体教学展开时,他特别关注在经典临摹过程中的“教师视角”而不是“艺术家视角”,对于一个书法教师,“看得懂”并“讲得透”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着手专门编辑小学3至6年级书法课教材——《书法课》。教材,分为“启蒙”“入门”“基础”“提升”等4个阶段,既可作为“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的教改项目,又能适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项目建设。

从回馈社会到责任担当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是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培养书法教学师资,不仅仅是推广普及一门传统艺术,更涉及中华文明的血脉传承。”

在推进过程中,陈振濂越来越觉得项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设定。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更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

历时7年的“蒲公英计划”聚集了大学教授讲师、在读博硕士、书法家协会骨干、媒体人士和高校、职业学校、少年宫、一线小学的教师等一支强大的书法教师志愿者队伍。他们以“书生报国”的情怀,甘愿在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同时,以科研的心态和志愿团队的公益情怀,研究推动书法基础教学的更新换代,使它即使在键盘时代仍然拥有迷人魅力。

2018年12月,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地区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上,陈振濂作了题为《发挥书法艺术独特魅力  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蒲公英计划”优秀项目展示。全国12个试点省,50个试点县(市、区),各试点对全民书法教育下乡入村有巨大需求。这无疑是“蒲公英计划”后续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此外,互联网也为这个公益培训打开了新大门。2018年,“蒲公英计划”确立了“互联网+书法教学”的培训方向,通过专门打造的视频教学平台“美术名家课堂”,以免费公益课的形式,向社会各界普及书法入门知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出,“蒲公英计划”很有文化远见,要继续努力,做到“久久为功”。

陈振濂表示,“蒲公英计划”会是一辈子的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免费课程学习

美术名家课堂

服务项目:美术视频教学、名家约课、名家直播、美术热点等

官方网站www.msmjkt.com

联系方式0571-85310917

商务合作0571-85310901

联系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文化产业大楼2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