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艺术家潘公凯颇为忙碌。“坐忘之舟:潘公凯装置作品展”与“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分别在上海龙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开展,这两大展览与2016年底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笔墨·求索:潘公凯水墨艺术展”共同勾勒出潘公凯艺术创作的路径与轮廓。

  坐忘之舟:“错构”理论个案演示

  2017年3月2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了“坐忘之舟”潘公凯装置作品展。

  潘公凯将装置艺术内在理论结构的最基本特点,概括为“错构”,即错位的逻辑结构。而本次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的《坐忘之舟》这件作品便是他“错构”理论的个案演示。

  

  

潘公凯《坐忘之舟》 装置

  潘公凯表示:“《坐忘之舟》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既真实又虚幻,是由于该作品的每个层面都是一种‘错构’,这件作品是我的‘错构’理论的个案演示。‘错构’正是所有当代艺术作品背后的理论结构的核心。”

  本次展出的装置作品“坐忘之舟”,可以看到“错构”在此件作品当中的几个层次的呈现:

  

  首先,观众进入作品内部暗黑的空间,随即可以看到一片闪烁的宇宙星空,观众置身其中,感觉浩瀚无垠,同时还能够听到从星空的深处传来的宇宙中的声响与脉动。

  

  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由一些像宇宙登陆舱这样的飞行器所构成的充满未来感的宇宙空间站的景象。这种带有科幻色彩的宇宙空间站的景象和整个宇宙的空旷,给观众造成一种虚幻的现实感,这是观众可以看到的第一个直观的层面。

  

  进而,观众围绕着这个登陆舱走一圈,可以发现登陆舱的舷窗是能够望进去的,里面有一张普通的办公桌,上面还有很多办公用具、文件,而在这办公桌的上方,是一块虚拟的屏幕,上面正在播映着一个动态的视频短片,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驾驶舱,这个驾驶舱似乎接近现实,但仔细看又很不现实,视频播放的是从驾驶舱看出去的景色,窗外各种星球、星体扑面而来。

  

  最后,这个驾驶舱进入了一个黑洞,时空开始变形…而这个写字台上方的动态视频也是虚拟的,其实这里并不存在一块真实的屏幕,这个视频仅仅是一个虚拟的幻影。观众沉浸在这个虚拟的宇宙空间、虚拟的宇宙飞行器、虚拟的视屏、虚拟的驾驶舱环境中,会感到分外惊奇和困惑,而这种惊奇和困惑可以进一步把观众带向更沉静、更纯粹的审美体验之中……

  会通之界:“传承”和“改变”的艺术实践

  2017年3月26日,“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会通之界”为主题,在三个陈设空间呈现,中间主展厅展出了潘公凯的水墨作品,其他两个展厅则呈现了他的观念实验探索。整个展览通过潘公凯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展示,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他的学术研究次第与成果,揭示其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试图探索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与体现。

  

潘公凯 《寻找真实》

  展览更融合了苏州的城市历史文脉,更尊重贝聿铭先生所设计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特色。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对展厅进行适度分隔,同时抽离苏博建筑风格中的部分典型元素融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常规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的模式。

  潘公凯表示:“我们在展厅中以黑白元素做了矮墙、镂空的六角形花窗,一方面让展品融入到环境当中去,同时也是我对贝聿铭先生的致敬。”

  

  

  

潘公凯 《融》 2011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曾于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的影像装置作品《融》。它由两部分构成:下半部分是潘公凯先生所绘的一幅传统国画墨荷作品的喷绘,上半部分是他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分的文字像雪一样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这里的实与虚、显与隐、在场与缺席的关系,显得复杂而耐人寻味。

  

潘公凯《荷·风》 2017

  水墨画家如何从传统框架下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现代艺术家,潘公凯用其不断探索的装置作品表明他完成了这种转型。他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化的语境中,用艺术实践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价值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