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刚刚了解到蒲公英计划的时候,对陈老师倡导这一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计划感到十分不解,一位做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大学教授、博导,还担任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教指委副主任的学术权威人士,怎么会突然对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后来随着不断地耳濡目染以及亲身参与蒲公英相关事务和专业教学,逐渐意识到蒲公英项目不仅是书法艺术教育理念在基层的推广,更可以扩展到对于整个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认识,增强中国的文化安全和国民的文化自信,它体现了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在参与蒲公英计划的几年当中,我慢慢理解了,实际上陈老师在三十年前倡导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与如今蒲公英计划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逻辑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它的专业性以及讲求教学法。大学有大学专业的目标、要求和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训练手段,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一样有它的专业目标和培训方法,对于中小学书法教师的培训目标,我们提出的理念叫“不是培养书法艺术家,而是培养真正的书法教育家”,比起自己字写得好,教得好则更为重要。当然要教得好,教师必须要对书法有精准的审美判断力、理解力以及动手能力。那么如何训练教师们的这些能力呢?这在我们的蒲公英书法教师培训班的教务安排和课程体系当中都有充分体现,在每一轮课程的十天时间里,上午教学,下午演习与讨论,晚上自习与作业讲解,我们的课程围绕两个中心,一是汉字书写训练基本规范及其教学法,二是书法艺术技巧学习与名作鉴赏及其教学法,前者是作为国民基本文化技能的汉字书写实践,后者是作为审美欣赏与创造的书法艺术实践。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每一天书写的实践作业完成以后,都有一个针对中小学书法课堂的教学设置展示,就是给你一堂课,你如何把你学到的技法和专业知识运用到中小学书法课堂当中,一节书法课四十五分钟你如何合理安排,让学生们既觉得有趣,又能学到写字技法,又能有效引导学生的书法审美。这就是教学法当中我们关注的问题。
也由此,最近陈老师主持编写中小学书法教改项目,是对以往写字教材的一种突破,“审美居先”的理念是不要让机械式的、强迫输入式的写字教育方法磨灭了孩子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而是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参与动脑、动眼、动手,不仅能够写好字,还能够懂得什么是书法艺术,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更能够学到与书法、汉字相关的文化知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更有效地传承下去。
——(浙大艺术学系教师 林如)
陈振濂教授倡导、率领的“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大型公益培训”志愿者团队是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温暖的团队。我有幸参与了一些“蒲公英计划”大型公益培训的组织、联络、接待等会务工作。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团队的责任担当和创新奉献精神,也深深地被这样的团队精神所感动。
——(浙大艺术学系教师 周慧军)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的宗旨是在全民教育、基层教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和键盘时代的背景下,强调并落实书法教育必须服务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书写技能训练”必须服从于书法独特的“审美能力培养”。
《书法课》教材目前是按照小学语文课程生字表所列生字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4个年级(3-6年级)8册,每册16课,共128课。“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学习对接学校课堂学习,形成共计4种程度8个程序128课时的《书法课》新教材。
一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分布
教材初稿目前已完成,共4个阶段8册128课,编撰主要遵循一条原则:以小学、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汉字为基础,按照年级划分,一一对应。主要分为:
1.启蒙级(对应于小学3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以汉字的基本笔画为主,主要体现笔墨组合的“乐”、“美”、“妙”。
2.入门级(对应于小学4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旨在解析汉字的构建法则,包括对汉字的结体方式以及“美感”的艺术化处理。
3.基础级(对应于小学5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将书法的各类书体技法与背景知识相连接,并以灵活的方式揭开各类书体、字体线条的秘密。
4.提高级(对应于小学6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从审美欣赏的角度解读各类经典碑帖,并辅以针对性的主体性练习加以巩固。
二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材培养目标
与之前颁布的小学书法(写字)教材不同,《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材的培养目标是强调艺术审美,希望通过写字技能基础的培养达到初具传统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目的。这个审美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了对书法技能的学习和了解,也包括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心性修为的锤炼。这与“蒲公英计划”的书法教学理念相契合,在经过进一步修改之后,应能具备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三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课例编写模式
具体课例基本呈现这样一条线索:学习提示-导入-练习主体-知识点-拓展与想象。即:对课程的核心点进行整体提示—通过导入的形式引出话题—以不同的练习手段对主体部分进行分析,并总结知识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课目学习,要求艺术审美的拓展与想象和艺术技巧与技能的训练并举,其中以培养和提高审美为主,书写技能训练为辅。
综上所述,《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是以 “审美居先”、“文化居先”的观念来展开具体工作的,以启蒙级-入门级-基础级-提高级的不同课程配备来完成书法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将“传承经典”落到实处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具体实践。
——刘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