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庄煤矿

我知道我画的矿工里,

有我在矿区里所有的感受,

我知道情感和艺术同样重要。

周 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名家课堂特邀讲师。

矿工张国强·局部


四进甘庄煤矿

文/周刚

///   这里变了

第一次去山西大同甘庄煤矿,算起来有8个年头了,今年是我第四次再进甘庄煤矿。到矿上已是傍晚,几位老朋友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相互谈论着,几年来各自的变化和过去我们之间经历的事情,大家都变了,那个声如宏钟、体格强壮有矿工般黝黑面容的矿长变得消瘦,却不再喝酒了。行前,我心里隐约在担心着见到矿上的兄弟们,都会豪爽的端起满碗的酒畅饮,我已经有两年多几乎滴酒不沾。到矿区的第一顿饭,酒将是我最难推脱的一件事,没想到的是,过去的老朋友都不再劝我酒,他们自己也都少喝酒了。饭桌上都谈起了各自身体的不适,变了,我们都变了。但我们都不愿说出我们老了,矿工兄弟更是不愿说,我知道他们的心思,所以我也不说。往年进矿里,我都喝得烂醉。第一顿饭的时间也很长,我们恨不得把我们所有要说的话借着酒劲一吐为快。可这一次吃饭的时间并不长,大家吃着谈着,安静很多,淡定很多。饭后别时,我们紧握的手却沉甸甸的。变了,我们都变了。

饭后,我换了行装,和画友决定去看看饭桌上老友说的变化了的大同。晚上的大同灯火辉煌,远远地看见城墙的角楼,一个个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实在让人惊艳。高高的城墙下有近十米宽的树带,再向外是宽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再外是宽阔的步行道,步行道的外围是环绕整个老城的景观林。月光印在护城河里,灯带勾勒出城墙的形状与几十米一个的箭楼似天垂吉象。好一个黄天厚土,煌煌疆城,壮哉!好幸福的大同人竟生息在饮尽沧桑、绝唱岁月的帮城脚下。我们决定绕古城一周,走了两个多小时,12.4公里,一路感慨,城下见千里,行者生远心,大同变了!

休息的庄稼汉

///   与矿工扯谈

这次进甘庄煤矿最大的感受是矿上安静了很多,我到调度室去看老梁,老梁在调度室的监控里给我指点着每个工区正在劳作的工人,我问他,工人是不是比以前少了,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说现在工人上班没有夜班了,是两班倒,矿工升井的时间也变了,第一次升井是上午11点,第二次升井是晚上9点。原来我们是一早就站在矿口等矿工,画到1点多又有新的矿工升井,可现在,矿工升井时间与我们作画的时间完全不吻合。我追问老梁,矿工是不是比以前少了,老梁只是说这是矿里自然减员。随后,老梁便带我们到井口画画的地方。

作画时,我一直带着不解和矿工们闲聊着,我问他们上次我画过的胡子矿工还在吗?他们跟我说他前年去世了,我问他们是为什么,他们告诉我是老毛病,我便不再问什么了。一天画到一位能说会唱的矿工,很快他勾起了我们诸多好奇心,我不断向他问了许多问题,他如数作了回答。他说,矿里的矿工比以前少多了,现在每一班下矿的矿工只有七十多人,以前是一百多。所谓自然减员,就是矿工们老了或者其他原因离开矿上,矿里也不再招收新的矿工了,他说他也再有几年就退休了。看他十分健谈,我又向他提起了我以前画过的几位矿工的名字,他当即就为我叫来了我以前画过的矿工老祝,老祝走近,我几乎不认识他了,他热情的向我打招呼说他现在已经调到检测部门工作,不再下井了。一个标志的、挺拔健壮的北方汉子,见到我来,他忙前跑后,帮我打水,支画架,给要做模特的矿工送上一杯水,看着老祝穿着干净的衣服,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在一所名校读研究生,听他讲着他的变化,真是由衷的为他高兴。一位老实巴交的矿工老魏和他扯谈起他的月收入,他的收入不高,问他在井下做什么,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说了半天都没有理解他在井下的工作。矿上的朋友叫来了老魏队上的队长,经队长的一番解说,我们才知道老魏在井下的工作是分带工,队长给我们解释了分带工的具体操作,老魏垂着双手站在队长的后面频频点头,队长走了,我们给老魏点上一支烟,看老魏已是满头大汗。和一位新来矿上的年轻矿工小郭扯谈时,他带着一副眼镜,刚从井下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双手套,和别的矿工相比,他的穿着上显然要讲究些,虽然也是满身煤灰,但气质上还是有所不同。小郭很腼腆,他对未来的工作踌躇满志,他希望他的努力能有好的回报,他希望他在矿上能闯出一番事业来,他的眼神里有着年轻人特有的迷茫和倔强。

甘庄煤矿

///   马强找见了

走出矿区就是农田和矿区边因为矿区而形成的一个小村庄,矿工的家人们就住在这个小村庄里,方圆十几里,灯光最亮的就是矿区建筑物上“甘庄煤矿”几个霓虹字。晚饭后我带着新来的画友到矿区边上的小路散步,远远看去,一个矮墙边几个老乡正坐着聊天,我们便凑了过去。他们辨认出我们是画家,其中有一位还说他也被画过,我说那一定是我画过你了,他说不是你,不认识你,我赶紧脱下带在头上的帽子,他却一脸惊喜地跟旁边的老乡说,就是他,就是这个画家。我向他们打听,有一位叫马强的矿工,他现在怎么样,刚才说话的那位中年男人操着一口乡音对我说,我就是马强。我完全不认识我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几年前我画过马强,而且因为画马强还发生了一件轰动矿上的不小事情。我画马强的这幅作品还常常在一些刊物上选用,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马强不见了》,写了当时发生在矿里让我难忘的一些事情。许多记者采访我,我也给他们讲了马强不见了的故事,那是一个很意外却很动情的故事。我问面前的马强,你现在记得家里的电话吗?马强还是那样的回答,我不记得了,记电话干什么,上井就回家了。我又问马强,你媳妇好吗?他回答,好着嘞!我说,你要好好待你媳妇,她很关心你,很爱你。马强似乎想起了当年我画他的时候发生的那些事,不好意思地看看我,看看身后的老乡,语气似乎有点随便的说,女人嘛,就是那样。我却分明能够感受到,他言语背后的那一丝男人的傲娇,我牵着马强的手,借着黄昏最后一束光线,在矮墙边合了影。几年前,在矿上画马强,因为马强晚回家了两个多小时,马强的女人哭着到矿上找马强,引出了矿上一个不小的事件,回来后我把这个事件记录下来,写成了故事《马强不见了》,今天又意外的见到了马强,非常高兴,圆了我的一个梦,“马强找见了”。马强变了,脸上明显的多了些沧桑。我想,我应该也是,光阴又会饶过谁。告别了马强,我们顺着乡间的小路往前走,我们想走的远一点,可走着走着天就黑了,看见远处有一簇灯光,我们知道那又是另一个煤矿,天黑不敢再走远,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瞄准了“甘庄煤矿”几个霓虹字往回返。回来的路上,我心里还在想着,马强他们应该还坐在矮墙边,聊着天,等着我们吧。远远的看到矮墙,我也看到了马强和几个庄稼汉还在聊天,我一阵欣喜,可走进一看,矮墙边却空无一人,马强不见了,马强应该是回家了吧。

矿区边的小村庄,房屋并不高,夜色里的屋子漏出黄黄的灯光,小村落的街道上空无一人……

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起了仓央嘉措的一句话,“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世界上的许多事发生了却没有被人们说出来,你不说,他不说也就没任何人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可就在这黑漆漆的小村庄里,一个没有一盏路灯的小村庄里发生过许多事情,没被人说出来,我们都不知道。

大同华严寺

///   阳光里的大同城

几次来甘庄画矿工,都舍不得时间到城里看看,这一次,矿长执意要求冯主任陪着我们去大同城看看。几年来,矿长总是隔三差五的从微信上发给我一些关于大同的链接。链接里的大同在变化着,变得越来越美。冯主任带着我们去了华严寺,寺院坐西向东,地位显赫,我沿着台阶登普光明殿。一脚刚落上平台,一位北方大汉身体硕壮,光着头穿着宽松的,似乎被改造过的道服,胸前挂着大大的念珠,念珠直垂在他隆起的大肚子的底端。我眼前时空扭转,一个活脱脱的鲁智深模样的人和我打招呼,他滔滔不绝的向我介绍华严寺,并由此引开介绍大同历史,谈到了到大同几乎人人都会谈到的一个名字,大同的前市长耿彦波。他们对耿市长在大同短短五年市长生涯的工作交口称赞,这位鲁智深模样的汉子告诉我他是研究历史学的,现在退休在家。他在讲大同历史的时候,引经据典,句句凿实。冯主任接过话题,也谈起了耿市长,并从手机里翻出了耿市长写的大同赋给我看“大同者,尧舜之治政,天地之化育,人世之理想。大道之直行也……”。读完大同赋,听着身边的人夸着他们的耿市长,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市长的深深敬意。为人为官,做正直的事,走正见的路,心怀光明,敬畏天地,他身后百姓赞美,他的事业和百姓的美好都如约而至,今天的大同便是。

冯主任又带我们去了九龙壁、善化寺、法华寺,每到一处都让人惊艳不已,心生感慨,一个不能汲取千年文化精华的人注定行无来处,没有未来。登上大同古城墙,指点江山,好一个阳光里的“天下大同”。不舍大同,不舍老友,矿长开完会风尘仆仆的赶来为我们送行,我们相互拥抱。别时,矿长反复叮咛,再来,有空再来。我却像刚吼完一段秦腔戏一般,嗓子眼干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我画的矿工里,有我在矿区里所有的感受,我知道情感和艺术同样重要。

带蓝色头盔的矿工栗兵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戴眼镜的矿工郭辉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梁邦德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乔凤兵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师启云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王治国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魏钱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姚福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岳有为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张存亮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张国强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矿工张全有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9

///   右玉写生·2019

右玉·威坪堡村

右玉·三十二长城

右玉右卫二分关 / 56x76cm / 纸本水彩 / 2019

右玉右卫后窑村 / 56x76cm / 纸本水彩 / 2019

右玉右卫镇街景 / 56x76cm / 纸本水彩 / 2019

右玉右卫镇南城门 / 56x76cm / 纸本水彩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