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王铎44岁-46岁三年间遍临《淳化阁帖》的晋唐名迹,几可达到乱真的境地。《瓊蕊蘆帖》便是其临习代表作。▶ 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
          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意之美...
  齐白石之所以是齐白石,就因为他曾经是或者就压根就是一个"乡巴佬",按今天的话说,是一个勤劳朴实的老农民。当他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成为一名艺坛巨子时,他也没有忘记他是一位"湘上老农"。实际上,他是一位有修养的乡下人,或者说是来自乡间的文化人;他是一位攀上了艺术高峰的农民,或者说是保持着农人本色的伟大...
  谢稚柳致马国权手札胡钁《行书名录名媛》手札曾巩《局事帖》信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陆机的《文赋》,就有“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之赞语。最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信札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不断创下拍卖纪录。无论是收藏界还是普通...
  南宋画家龚开的《骏骨图》和梵高的《老马》      南宋画家龚开的《骏骨图》和梵高的素描水彩画《老马》做了对比,效果确实是非常有趣,就像是东西方两个不同时代、从未谋面艺术家的默契交流。仔细追究两幅画的背后,一些更有趣的细节浮出水面。龚开(1221-1305年)是南宋末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退出仕...
  齐白石 葫芦 138×34cm 北京画院藏葫芦题材之绘画,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此时,葫芦多附属于人物画中。举凡道释、高士或行乐图,多有葫芦作为配饰者。此时葫芦之功能,多为容器或法器,且均为画面之配角,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如马远《晓雪山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便有驮着行装的毛驴背上拴着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