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诞生记

8册教材+8册练习册

免费课程

免费课程,注册用户可免费加入学习

课程介绍

在启蒙入门阶段的书法学习,一直被表现为是一个单纯的“操作”性命题:貌似与学科立场、学术方法还有观念思想无关。高层的本科专业以上的博硕士指导的教授专家学者,因嫌其教学内容层级偏低而对之漠不关心;而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忙于授课实践,也无法有切实有效的理性思考与研究更难有系统性学理成果。至于第三种类型即社会上数以千万计的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初级水平的书法爱好者,虽然痴迷书法朝夕不须臾忘,但既没有轮廓分明的体制支撑和约束;更没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可供沿循,完全是各行其是不问原由,随心所欲“野蛮生长”,零乱芜杂,怎么方便怎么来。

一 历史使命

1989年,我们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通过书法本科教学的四年制课程实践,形成了第一套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的、强调教学观和教学法的《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体系,受到了当时国家教委的高度关注并褒奖。其后又编辑出版了15册一整套“大学书法专业教材”、和涵盖传统书画印艺术的共分3册的《大学书法(中国画、篆刻)课程训练系统》。其时一直有一个心愿,高等书法教育已有如此的阶段性成果群;中小学的初中等书法教育,为什么也不去努力尝试一下?如果有幸成功,从初、中、高即中小学、大学本科、硕博士“一条龙”,都有相应的配套的、有科研含量的教科书,岂非人生一大快事?更何况又还可以被视为书法教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一套有份量的成果?

时逢6年前,教育部开始大力倡导“中小学书法进课堂”以保存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致断裂,我们也开始了“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的实施。在六年间,迫切地感受到在大量的小学和社会上初级中级书法教学活动中,其实完全没有一定之规。基本上是过去古时候封建社会的私塾习字和近代文化扫盲水平的以"学文化"为目标的汉字识读写的旧做法。这样的起步于过去农耕时代“练手艺”式的私塾样式的着力点,完全不符合今天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尤其是键盘鼠标时代社会物质文明技术突飞猛进的现实情况。事实上,今天如果是写字式的“练手艺”,其实已经完全没有社会实用的实际的急切需要。在一个从电脑键盘到手机移动终端再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再到可以自主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科技大动荡的时代,再去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几十年如一日地去“练字”“练手艺”,其意义究竟为何?恐怕更无法为数以千万计的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在校中小学生所认可。唯一的理由,应该是出于弘扬传统文化和艺术美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鲜明而强有力的、横贯几千年民族审美精神和保持文化遗因不被流失而能继续正道前行的立场和意愿。

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已经跃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在保存、学习、发扬光大中国汉字书法文化方面,当然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过去因为贫穷愚昧落后而“崇洋媚外”、尤其是在文化上自卑自馁自虐的社会风气,在今天已经改变成为一种中西文明平等相待的、不卑不亢自信自强的“大国风范”。我们要想学书法,就像我们要学中文、读《诗经》《史记》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一样,它不仅仅是为了实用的文化技能,更是为了一种审美精神和文化血脉的延伸。过去古代封建社会和农耕时代必须学习它以延续中华文化的民族遗传秘码;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晚起的城市文明前工业文明,钢笔引进导致的书写方式改变,也需要学习书法以存民族文化的血脉不致中断;当代短短三十年信息革命、互联网时代和键盘拼写取代笔画书写以及今后的语音识别、形态识别系统,乃至人工智能的来临,更需要通过汉字书写并上升成为艺术精神传递学习以保存华夏文化的不遭中断——今天当然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打键盘用拼音(事实上全民早已如此),但必须通过书法审美学习,让每个人都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文明内核在哪里?我们祖先塑造的文化类型特征如何通过子子孙孙绵延不绝?在此中,文化技能娴熟掌握不遭丢失的应用层面的实用目标,远远不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精神维系生生不灭、基因承传千秋万代的历史责任来得重要。

——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明。

文明的血脉延续,文化基因的传承,都有赖于汉字的识、读、写。在互联网键盘时代的现代及人工智能的将来,在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方面,汉字或许已经可以不写、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自动转换生成汉字,技术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练习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已经不再是必须(当然也许仍有阶段性需要),就像民国时的钢笔字也使得几千年的毛笔书法不再是必须一样。到那个时候,我们如何坚守自己的文明系统不被异化不遭溃灭?与技术上的写字相对应的“审美意义上的书写”,即不求实用功利的“书法”艺术,必将成为我们坚决维护华夏文明延续不灭的唯一选择。

即使是最初级的书法学习,如果不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上思考问题,那它必然陷入矛盾纠缪中无法自圆其说。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思考中,我们逐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切入点。

二 教材定位

编辑中小学书法课“课堂教学”的启蒙入门教材,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定位问题。如果再关连到弘扬书法传统艺术的“社会文明实践教育”的入门教育,更是必须有一个是非分明的立场问题:学书法:究竟是学文化技能?还是学艺术审美?

写字本来是掌握文化技能,是人际交流传递语言意义的需要。过去的农村私塾,绝不会奢谈书法美;学习汉字的识读写,会要求端正整齐美观但不是艺术表达。民国时废科举兴学堂设“习字课”,直到今天的小学有“写字课”。第一不是“书法课”而是归属于语文老师担纲教学的语文习字课,从识字写字读字用字开始,重视的是字义字形,而不是“美”。强调的是它的文化功用,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再进一步推衍,如果书法是艺术课,那在逻辑上应该与音乐美术舞蹈课並列,而肯定不属于语文算术外语课的序列——換言之,目前我们看入门阶段的写字学习,首先是知识教化而不是审美感知。

 

教育部在2011年即下发通知,鼓励倡导“书法进课堂”。尤其是在中小学设置独立的“书法课”——把原有的课名“习字课”(写字课)改为“书法课”,这必然预示着一种位置的转換:如果还是只提倡要小学生写好字,隶属于语文课的“习字课”完全可以应对,沿用旧名,毋须另改新课名。即使是想把语文课中识读写的“写”独立成课目,“写字课”这个名目也毫无违碍,足可沿用承接,顺应长久以来的公众共识。那么,特意在新时期的2011年及其后数年,之所以反复提是“书法进课堂”,是开“书法课”,当然应该包涵了一个关键事实:今天倡导中小学开“书法课”,其立场目标必定不同于原有的“写字课(习字课)”,而必定是在“写字”的基础上有新时代的意义展现:除了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着力于对“习字”这一文化技能获得的已有目标之外,更要包含着对汉字审美文化和传统美学的不懈追绎。换言之,一个小学生不但要写汉字写得好,还要通过书法学习领略、体验、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汉字文化”之美,找到那怕是最粗浅最初步的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表现规律的种种美感。“习字课”的书写要求只要端正整齐,点画规范,而“书法课”的书写实技练习和经典观赏,却是为了把握一种独立的中国特色的“美”。

当然,凭空的认知而没有实践技巧的支撑,那是浮光掠影、雾里看花,无法获得真正的稳定的有价值的甚至是可以追溯的体验。但关键是在于,书写实践技巧练习的目标变了。技能的掌握不再是唯一,而在书法课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推演力、观察力、判断力、表现力,在课堂上充分讲解启发鼓励但不拘滞于小学生在练习时的一笔一字的好坏,便成了今天“书法课”(审美)不同于过去“习字课”(文化技能)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也构成了今天书法课教师的教学素质基本功要求和美学修养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要求。它完全不同于过去“习字课”教师的语文课识读写立场的文化技能练习的定位、和不关心引入书法美经典的原有偏颇。一个现成的例子,是过去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特别强调“规范字”的书写,但因为用的古法帖中不但有大量繁体字而且有着比比皆是的不规范写法,这让教师们非常挠头:对于一个小学课堂讲解而言,规范字是一个底线:不规范必然是不好的,但它又是几千年书法史经典,谁也不敢说它不好。于是含糊其辞的同时,为了守住语文课的规范汉字的底线,只能找今天的教师书写习字范本让孩子们临摹,规范问题当然是解决了;而本来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小学生一辈子的对古代书法美学传统的体察感受,却也因此荡然无存。仔细想来,岂不是太得不偿失了?

三 教学宗旨

鉴于新时代的新认知,鉴于教育部义无反顾地把“习字课”(技能)改为“书法课”(审美),我们这套《书法课》的编写在指导思想和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上,强调了它的两个新原则:(一)审美居先,(二)教学主导。

(一)以审美感知与认知,带动对汉字之美的每一个具体文字作为学习对象的讲解和把握。从[导入]开始,激发初学者尤其是小学生们的绮丽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每一笔抽象的冷冰冰的线条笔画,其实都与自己生活万象尤其是小环境的所见所闻是可以发生密切关连的。其后的课程展开,都立足于审美能力的提升,如分辨、推衍、类型化等等,在一二年级语文课阶段,已经由语文教师完成了识字写字即“看字是字”的基础作业,在书法课阶段(三年级以上),则要逐步培养起一种“看字不是字”的审美眼光:平衡均匀、左右对称、笔画异同、间架正斜、静止运动、点划刚柔锐钝长短粗细……在书写正确的前提上,更要培养对视觉观赏中形态、形体、形式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对书法的抽象美感领受能力必定能驾轻就熟手到擒来;继之形成一个不同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的以西方绘画为标准的视觉美学分析方法的、而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视美学原理分析的类型。换言之,这样的书法,更可以为其他视觉艺术或舞台艺术影视艺术提供形式原理的无所不在的支撑,而且是中国特色的支撑。

(二)强调过程开放的教学主导、而不限于“能写一手好字”的目标主导。过去的“习字课”教师学生都纠结于写错写对、写美写丑,熟练的技能养成和作业完成是第一位的。今天的“书法课”则是以体察汉字书法经典美学的千变万化为宗旨——有了体察与理解,当然就有了每天练字习书的积极性和尝试愿望,最后的掌握熟练技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通过书法,开启审美、开发智慧、显然是更重要的“基本素质”的目标——如果说写字课的达标首先是“应试教育”,是错就必然不对;那么书法课的重过程当然是“素质教育”,它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书法家,而要求每个学生(初学者)甚至可以写得不够好,但应该是一个会欣赏汉字书法之美并把它类推向音舞影画各个门类作融汇贯通的"美"的发现者。比如在我们的《书法课》中,几乎每一课(从3〜6年级),都有实验性很强的[想一想]、[比一比]、[连一连]、[找一找]、[说一说]、[填一填]、[描一描]、[补一补]、[分一分]、[变一变]等等,行为主角都是学生,教师只负责引导,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可以有足够的耐心加以引导。

正是基于此,我们在《书法课》的教学过程中,反复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得强调“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你可以写不好,但你必须是一个书法的“明白人”。

四 体系设计

为了适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全社会需要,当然也为了尽早摆脱目前中小学课程中的“书法课”其表而“习字课”其里的新课名包装旧内容的尴尬;我们的《书法课》设置了一个“双轨制”的层级设置。

1,“启蒙”级(上下),对应于小学三年级书法课(上下)。

2,“入门”级(上下),对应于小学四年级书法课(上下)。

3,“基础”级(上下),对应于小学五年级书法课(上下)。

4,“提升”级(上下),对应于小学六年级书法课(上下)

《书法课》在学习的进度和程度上,共分八级。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自然有教学规范在约束,毋须赘言。即使是一个成年人,有志学习书法艺术,或者也想改善自己的汉字书写,那么他所要经历的,也不外乎“启蒙”、“入门”、“基础”、“提升”四个环节。

1,“启蒙”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从完全不懂开始。从执笔画线到文房工具准备、再到能稳定地写完整几个字或一篇字开始。

2,“入门”是已经知道有一扇门,里面是一个有序的结构,走进去是丰富的书法宝藏,但需要基本功的日积月累的培植。

3,“基础”是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与技巧体系,要求有一个完整性,学习要面面俱到,不能有重大遗漏和缺陷。

4,“提升”是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上,强调寻找自己独特的着力点,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任选自己有兴趣有体验的,来进行专注性投入。初步形成自己的艺术审美取向。

我们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书法课》编写思路之在当下书法初级阶段教学中,仍然表现出无所不在的学习和“创新”的强大意识。

第一,是在《书法课》教学指导思想上,绝对注重“审美居先”,而不是“技能居先”,不斤斤计较学生写得对错:写得对鼓励,写错了鼓励再尝试。倡导兴趣第一,尝试第一。允许学生试错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尽量不设固定的结论。通过比较让学生自主地分出优劣去取。

第二,是在前后教学内容排布上,毅然决然以“线条”笔画居先,而不是字形间架居先。这是因为,字形间架居先首先是为了汉字的识与写,其目的是在于先方便使用,首先是语文课的立场。书法课却要自始至终关注审美,力图揭示每一笔画线条的审美姿态,故在教学侧重上毅然反行之。

第三,在习字和书法范本上,以名作经典居先,不强调所谓的“标准字”“规范字”——与技术上正误的短期目标相比;厚重的千年名碑法帖和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史,从甲骨文金文秦碣汉碑竹木简牍北碑南帖等等的汉字书法史,才是学生们最先应该感受、吸收的文化精粹。它的教育学依据,是“人文”和“美”大于技术练习。

第四,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者居先,而不是教师灌输居先。不主张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在“实验”、“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开启学生的兴趣和智慧。课程中的[补一补][连一连][比一比][写一写][找一找][选一选]等等都是不预设前提不定目标,但最后会让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实验中逐渐领悟书法美的真谛。教师与学生相对地位平等;教师所担任的角色,是一个发动者、讲解者、共同的实验者,而不是一个耳提面命的判官。

第五,力求以“教学法居先”而不是常识内容居先。课堂内容事先必须有严格规定,它是规矩,能确切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当然不能随意更改。但教学法却因每个教师和实际的课堂效果而可以有更大的开放性和调节的可能性。因此,在绝大多数人都是以传授教学内容为准的习惯认知下,我们特别反向地新提出“教学法居先”,这正是对今天教育部“书法进课堂”和中央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汉字书法普及教育的一个不同于流俗的专业化改革。

五 展望

——站在最启蒙的中小学识字教育和书写教育起始点上、再升华成为“书法进课堂”的书法审美教育的立场;

——站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全民文明提升的社会文化立场;

——站在今天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键盘时代、今后更会进入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文字书写已经不再成为必须的认知立场;

今后的书法艺术学习和审美能力培养,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带有强制性而人人必须习得不能缺席。未来人际交流和社会交际的渠道之丰富,是过去和今天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要想保存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千年血脉和基因不灭,原有的实用理由都可以被高科技取代,再强调它已经难以拥有说服力。唯有通过审美的、文明承续的意识需求与本能,才能更有效地坚定我们学习书法的信心。计算机时代敲键盘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书写可以让我们不必亲自动手写汉字,学生学习在今后完全可以从语音入手而且在应用入口上也不必非得借助于书写,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和高科技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原有的[写字-书法]、[学文化-学写汉字-学书法]的逻辑因果,完全处于被淘汰或将被淘汰的尴尬境地而显得迂腐和软弱无力。但唯有以艺术审美为核心,视书法学习为人生感情和精神需求,以书法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作同等观——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些根植于文艺的爱美之心是永恒不灭的。只要人的精神不灭、书法和其他艺术也都不灭。

这当然是从“艺”的立场出发所获得的结论;如果更从“文”的立场出发,则书法所依载的汉字和它在各个时代所展现出来的美,更是充分涵泳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学习书法,就是在学习中国文明史文化史文学史文字史,只要是中国人,只要不数典忘祖,这样的学习,在什么样的时代变迁中也不会被丢失。在这方面。书法与中国画、民乐、戏曲等传统艺术相比,又因其唯取于汉字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无可争议的优势。

鼓励初学者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写字的功用,更为了承传中华民族美学精神,找到一个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所在。既如此,在我们的《书法课》教材编写中,一个非常清晰、毫不动摇的原则,是必须让小学生们、让成年的初学者们,从感情上先爱上书法;而不是像过去小学生在课堂里被教师督责呵斥、被逼无奈,在幼稚的写错写歪中被指责批评。就像我在央视<开讲了>节目中提到的:坚决不用应试的陈旧思维,反而南辕北辙,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却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书法的"仇恨者"和厌恶者。我们要求使用这套《书法课》施教的教师们,要学会与学生相伴携手同行,以诱发学生(无论是小学3年级学生,还是成年的最菜鸟级初学者)的兴趣并使之永恒且绵延无尽,让他们自愿在繁重的学校功课作业或职场工作之余,还能坚持不懈,兴致盎然地挤出时间来拿起毛笔学经典书法。并且在过程中痴迷不能自释,尝到无穷的成功乐趣。

 

2019年1月3日于杭州 陈振濂


《书法课》上线啦!

↓↓点击下图进入购买通道↓↓

授课教师

陈振濂   书法家

中国文联副主席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美术名家课堂特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