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先生谈任伯年1961年12月6日清·任颐 《竹林赏砚》任伯年是清末相当有成就的作家,其作品极多。他创作很重要的一段时间是在上海。伯年,山阴(绍兴)人,旧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也有说是萧山人,萧山也属绍兴。稍前:萧山出了任熊(渭长)、任薰(阜长)两画家。因之人家合伯年称“绍兴三任”,又有任淇(竹...
  1919年8月29日,吴冠中生于江苏宜兴。今天,正是这位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校友的百年诞辰。1936年,吴冠中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李超士、常书鸿等研读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公费留法,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先后任中央美术学...
  笔墨等于零吴冠中:我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话怎么理解呢?两个层次:一,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二,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
  时代的挑战从拼音输入到语音识别,汉字文化面临重大危机蒲公英计划以文化远见布局,存续汉字书写火种新时代新教材以审美居先为宗,以爱上书法为求7月19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大型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培训班在宁波慈溪开班。在开班仪式上,陈振濂教授全面分析了汉字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
  又是一年高考季,随着高考及录取工作的进行,无数考生与家长的心情起伏不定,寝食难安。高考如此重要,不仅仅关系着考生的前途命运,同样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为了能让孩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家长们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便费尽心思,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年初至今,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多次通知,下令将在中小学新增...
  《书法课》前言陈振濂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大型公益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在经过七年积累之 后,以这一套“蒲公英”《书法课》八册教材并配套练习册的形式作为科研成果,呈现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们,了却了我们一个长久的心愿。自古以来,书法中“习字”的学习一直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的,这就是学会“识文断字”,“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