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名家课堂推出张伟平老师《山水画的基础画法》——石法,共4集。
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皴法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经常主导山水画画面的树法和石法,都是用到皴法,尤其画山石。皴法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万千,就算是同一种皴法,具体运用起来变化也很大。古代画论里有大量关于皴法的知识,比如对“斧劈皴”“披麻皴”(等皴法)的解读,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画。这些皴法知识在大家脑海里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定式,我们认定皴笔有规定的样式,并在不断地实践它。这样一来,我们必须需要对皴法原有的意义进行重新思考了,因为学习皴法并非只学其样式,一定要理解前人为什么创出了这些皴法。
“山石法”作为山水画另一种基础技法,主要分为山石勾皴、山石擦染。勾勒山石则是画山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勾勒山石
1勾出开合关系
勾勒是画山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关注点主要在“开合关系”:一勾一勒,就是山、石体的一开一合。勾皴山体一定要有开有合,切不能零乱勾皴。用笔时一出手就既要注意山体、石体形态的完整,也要给之后的用笔用墨留有添加的余地,这个习惯从初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
2勾出山势
山石勾勒,大要注意其脉络走势,小要注意其开合关系。先勾勒,再用枯笔皴,山体初显凹凸关系。山石关系要虚松有序,这样可以给后面不同浓淡枯湿的皴擦用笔留下很大的空间。勾勒不可将形体框死,要给皴、擦留余地。
中国画中表现山石的皴法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土山类(长、短披麻皴为例)、石山类(斧劈皴为例)以及土石山结合类(豆瓣皴为例)。
斧劈皴
特点为侧锋落笔,墨迹头重尾轻。画大斧劈皴也要连勾带皴,一气落成。因其多表现石质坚硬、山势坚挺的雄浑一类的山石,所以勾皴下笔时要果断有力。山石形状一般从中心向四周扩散开来,可用先勾后皴、连皴带勾、皴后再勾等不同手法灵活表现。画小斧劈皴一般先勾外轮廓,再层层皴擦暗部。画大斧劈用笔大按至笔腹;小斧劈小按用笔锋。李唐《万壑松风图》李成《晴峦萧寺图》即为该类皴法的经典代表。
1小斧劈皴
小斧劈皴一般用笔嘴挑力,先走轮廓而后加皴。具体用皴时可先淡后浓层层叠加,逐渐显示石体。与大斧劈皴连勾带皴基本成体的方法截然相反。
2大斧劈皴
大斧劈皴为侧锋用笔,运笔快慢视笔中水分自行调节,但速度要均,笔锋可用至二三分(大按可用至笔根),重要的是皴笔排列方式要与石面相合。如一次用皴未达预期效果,可再加皴。
豆瓣皴
豆瓣皴使用中锋落笔,聚点成皴。画时先勾轮廓,再从轮廓凹处着笔点出,点笔要相互参差变动。豆瓣皴属”点子皴“的一种,(其它用得较多的还有芝麻皴、钉头鼠尾皴)用笔要点在于能提能按,笔尖着纸后可随机用笔肚,最忌呆点排列。豆瓣皴的经典代表作当属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山石的皴染法
擦:主要是补皴之不足,擦笔有两种,一种用笔轻柔,一种用笔有力而重。前者笔中水分要少,直笔侧笔都可,用笔如拂扫(注意用力要匀)。后者可用中锋直下铺毫,力要匀,顺山石结构展开。皴与擦有时很难区分,所以皴后擦与擦后皴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注意:擦不可盖住皴笔)。
染:分湿染与渴染两类。湿染很常用,一般笔中水分较多,也分见笔与不见笔两种。见笔的染法较难,其理念与用皴的理念相似,都是按山、石的体形用笔,不同的是染笔水分更多,用笔的排列更密实,视觉上是用笔不见笔(细看见笔路,远看成一片墨色),在宋人的画中犹为常见。不见笔的湿染法可不太顾虑笔与形合。只按画面对墨色的整体需求渲染。可先淡染,干或未干后层层加染,也可将生宣打湿后再层层渲染。渴染最难,当代画家少用。具体方法为,“墨少着水重磨(解:研墨时只需稍加一些水就行),用秃湖颖不着水即蘸焦墨(解:秃羊毫或柔软的毫不沾水就去沾焦墨),先用别纸试微润(解:要先在另外的纸上试笔,这样可使笔中墨更均匀),轻拂画上,笔笔勾起,可染二三次,惟无笔痕为妙,颇有秀色”(清•孔衍栻《石村画诀》)。注意此法不能多用,在需要处稍用即可,不然会容易流于俗气。
渲染需注意:(1)纸质不同,具体方法会有异。如熟宣与生宣、绢等不同纸质,渲染方式会稍有不同。(2)“皴未足,重染以发其华;皴已足,轻染以生其韵。”(清•唐岱《绘事发微》)“要古朴须少皴,要秀丽须多染”(元•倪云林《画谱》)(3)研习染法与研习皴法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下笔理念要合于山、石的结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