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不是写字课

陈振濂

书法课不是写字课。写字课强调识读和书写的正确规范;书法课要求艺术分析和传达审美感受,强调体验。

应试式书法教育造成的负面效应,就是培养出一代书法“叛徒”。

书法教师教育观念与思维的转变是关键,其重点在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持久能力。

记者:今年“两会”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提到了关于书法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中小学书法课,您能不能简单谈谈,它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陈振濂:中小学书法进课堂,是一件大好事。就孩子们如何建立起对汉字的认识而言,大概分为拼音和书写两个方面。初学伊始,书写肯定比拼音重要。从米字格的练字开始,点画撇捺,学习起笔、运笔、收笔,这样能更好的建立起对汉字的认识、认知,这是第一。如今教育部提出中小学书法进课堂,教育部的心思很好,教师们的这些用意都很好,这是第二。但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决不能把书法进课堂仅仅理解为是写毛笔字进课堂。过去在学校写字,我们叫“习字课”,现在是明确叫“书法课”。我在想,如果确定要叫书法课的话,就应该要区别于以前的写字课:应该能够判断,这两者的立足点是截然不同的。

写字课要求识读,点画撇捺越正确越好,越统一越好。而书法课呢,要的是审美与艺术,艺术当然不是越乱越好。但既是艺术,必须要展示艺术魅力。《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这几个字是怎么回事?“惠风和畅”又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需要一个艺术分析,要的是审美感受。这个时候的书法课中,书写其实只是达到经典体验的一个桥梁,和相对于拼音的写毛笔字,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的终极目标不是一回事。如果在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时候,思维观念还停留在实用式的写字课上,就是还在要求一般意义上写字端正、整齐的话,那么这个观念几乎就是停留在了20世纪50年代,但50年代哪里有什么互联网电脑啊?

记者:如果还用以前的习字课观念和方法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陈振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今天的孩子,从小接触电脑,玩iPad里面的电子游戏可以玩半天,几乎没有接受过毛笔字训练,也对它特别陌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孩子写的规范端正当然不可能,老师指出他这个点写的不对,那个横写得不好,不断责备他写错了。其实他写错了很正常,但在课堂里备受责难,一堂课下来,充满了失败感,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别忘了,这个时候,他旁边的电子游戏还在诱惑他。你觉得他还会来理你吗?还会喜欢书法吗?所以说,今天的书法教育在理念上是有问题的。当我们用50年以前的教学思维来套用和沿袭时,今天的孩子面对的却是一个互联网世界的学习环境。

记者:您是说教孩子们的方法没有变?

陈振濂:是没变,还是在乖乖地学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或者叫标准汉字,只不过是用毛笔写的。按这样的教学方式引进书法课,不但对书法的承传没有好处,反而是害处甚大。凡是上过这种课的人,第一必须要写规整,要按照统一标准来做,于是乎使得这个写字课或者书法课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就像我们语文课有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束缚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他本来可以用不同的语汇句型来表达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与观点。但是你现在告诉他,只能有一个,其他所有的、同类的答案,即便你的意思都对,但是我马上判你错——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都这样嘛?因为我们始终是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唯一的课文分析、段落分析,在用这个枷锁铐着孩子,所以本来最人文、最生动的语文教学一点都不好玩,不生动,孩子看到这样的语文课,讨厌得要命。今天的书法教育的思维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思维,一点一划的要求正确,那么孩子上课的时候,一开始肯定写的全不对,肯定不规范,因为全是“草书”。

记者:应试思维的教育到现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最近有时会被人问到,有没有认识的书法老师、培训班,因为据说书法已经可以加分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书法要加分,有了等级的评定,那么会不会大家都要蜂拥着去上课?

陈振濂:对,这首先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系统;要思考的是,这类应试的课上得越多,就教育而言,它培养的是一个书法的坚定拥戴者,还是书法的反叛者?不但没有培养出热爱书法的孩子,而且就因为处理不当,让孩子拿着毛笔,蘸着一手的墨,被逼无奈,不断枯燥地画线,但满脑子里想着这个电子游戏多么好玩,那个iPad里面的内容多好玩。画完线以后,还老被说不好。这样的孩子,他看到书法是满眼讨厌。所以我说今天的书法课要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是否要考虑推行?这是一个问题。强制推行的话,培养的就是书法的“叛徒”,几代毕业生“叛徒”。和起初推广的目标完全相反,南辕北辙。

记者:那应该怎样改变这个状况呢?

陈振濂:今天要上书法课,首先就要改变书法教师的观念。我们当时在做“蒲公英计划”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一个原则,就是一个老师面对一个孩子,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说借助教育心理学,八九岁的小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那么他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一开始新鲜;20分钟以后注意力就开始散了,你说对不对?这是小孩的天性。那么老师就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有没有本事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把这个孩子吸引在课堂上,让他40分钟不厌倦?这样的话,你哪怕自己写得不好,我也赞成。因为你至少会教,有能力培养一个孩子在40分钟内兴趣盎然地写字,热爱书法,那么他不会是书法的“叛徒”。即使学生可以字写得不好甚至错误百出,但是他对于书法专注和热爱的程度是难能可贵的,他会持续地努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记者:教师思维根源的改变就在于,不是教学生这个字必须怎么写,不是传达一种关于对错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写字、书法产生兴趣。

陈振濂:对,产生兴趣很重要。哪怕一个学期写不好,两个学期写不好,但是他只要有兴趣,就会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写好。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书法教师自己写得好不好相对地无关紧要,有没有本事把孩子留在课堂里才是最重要的。书法进课堂,初衷是好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当做写毛笔字和写对写错字,这样开课后会有一大堆漏洞。如果事先没有思考,没有摆正观念的话,盲目开展书法进课堂,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反而是害了书法的传承,也害了这些上书法课的孩子们。


附陈振濂央视开讲

毛笔字不等于书法,书法是一种艺术!

电脑代替纸笔之后,提笔忘字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认识文字与书法的魅力,感受历史文化的背景。2017年1月31日晚22:38,CCTV《开讲啦》春节特别策划“传承·创新”系列 ,著名书法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开讲,他讲解一段属于汉字的历史,让我们感受汉字与书法的魅力。

“拼写”代替“书写”,你还会写字吗? 

五十年代的汉语拼音,对于中国的汉字的普及、文化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拼音,大家读音统一,然后开始认字、识字、写字,可是在这样的一个贡献面前,汉字在记忆里边的第一要素,变成了abcd的字母,而不是点横撇捺的笔顺。陈振濂表示“你现在认识汉字,只是结果是汉字而已,你所有的构成的过程,你对它的逐渐推进的认知过程,全部都是拼音”。 

现在大家似乎每天都在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提笔忘字,是因为这个字很难吗?这个字很少见吗?都不是。为什么会提笔忘字?陈振濂认为这其中最根本的部分是因为这个字,我们当初记住的只是“形”,它背后的内涵我们不曾了解过。特别是现在拼音的取代、表情包的传播,汉字遗传的密码似乎正在被人们所遗忘。

毛笔字不等于书法,书法是艺术! 

演讲中,陈振濂说:“中华文化存在到今天仍然灿烂辉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不灭”!”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节目中陈振濂带来了不同时期“信”字的演变,通过讲解分享,观众可以非常直接的从字体上了解到,中国古代人在造字的时候的那种意愿、文化背景、以及审美信息。他强调书法的魅力,和写字是不一样的,在很多情况下,大师们在写书法的时候,以及看书法的时候,是看字不是字,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很美的造型,很漂亮的一段舞蹈,很好的一段乐章,每一笔线条都是欣赏的。书法的魅力也正体现在了这里,书法不仅仅是写毛笔字,书法是一个表达 ,一个倾诉,一种审美。

学习书法要先培养审美

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看的字,再加上受到可以陶冶情操、改变性格等等不一的说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孩开始学习书法,而如何让学习书法变得有趣则成了现场观众最关注的问题。“培养孩子的审美”,这是陈振濂当场给出的答案。他表示因为在写字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指导仅仅是写字的技术---就是要把这个字写端正,笔划写挺拔;而对于字体审美的培养是缺陷的。 

节目中陈振濂也提出学书法有不同的层次,“你到底是写字、学文化?还是练书法、学艺术?”明白这个前提,才能更好的学习书法。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免费课程学习

美术名家课堂

服务项目:美术视频教学、名家约课、名家直播、美术热点等

官方网站www.msmjkt.com

联系方式0571-85310917

商务合作0571-85310901

联系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文化产业大楼24楼